以往肉检才油墨印章被激光码所代替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传统猪肉检疫标识的蓝章”被激光打码机在在肉品上的激光码可实现从源头到市场的全程追溯,其防伪和信息记录功能是传统“蓝章”所无法比拟的。 目前,消费者对猪肉品质的确认还根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加盖“蓝章”,记者昨天在锦绣大地批发市场见到,激光灼刻溯源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在屠宰企业出场环节,通过在每个白条猪肉片上进行激光打码,刻码实时上传到市级数据中心,进入批发市场时市场管理员核对编码方能准入,从而形成完整的信息链条。与“蓝章”和传统票据相比,极大程度地防止运输环节“掉包”等造假可能。对于消费者而言,从激光身份证上可获知肉品生产地、厂家信息等,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可根据激光码精确定位生猪供货商。目前,北京“大红门”、“五肉联”、“鹏程”等大型屠宰企业已经告别“蓝章”,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推动激光追溯码在肉类交易中的应用。 传统的 “蓝章”采用的是食用油墨。可食用油墨在食品、保健品和药品上用途广泛,主要应用于胶囊、片剂、糖果、水果、禽蛋等表面打印相关文字、图案等标记。这就要求油墨不仅需要具有一般油墨的特点,如图文清晰、颜色饱满,均匀、耐磨性能优良等;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油墨最终要被食用,那么油墨的安全性要有绝对的保证,这就要求有特殊的油墨配方。而激光则环保无毒,又无耗材。可以让消费者放心购买和无需担心印章或条码上的字对人体造成伤害之类的因素。 |